9170金沙登陆-登录入口

休闲体育专业

专业定位

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自由自主地选择体育运动的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满足身心需求的一种自觉知足的社会文化活动,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的所有体育项目。广东的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催生了休闲体育服务和管理行业的发展以及健身休闲业、体育旅游、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体育营销、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管理、体育与互联网科技融合等体育产业范围内的细分行业。本专业毕业生将为此获得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和职业平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实践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休闲体育运动技能,懂经营、擅管理。

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休闲体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户外运动指导与管理;体育旅游推广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规格

休闲体育专业实行“3+1”企业实践教学模式,形成“行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具体培养规格要求为:

基本学制:全日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159学分,修完第二课堂成绩单(含创新创业)规定学分。

■   知识要求

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熟练掌握查询并获取外文资科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国内外专业信息的知识与技能;掌据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懂得自我调节,身心健康。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休闲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能够运用休闲体育的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各种实际问题;了解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休闲体育及相关领域工作所需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资格。

■   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系统掌握休闲体育及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解休闲体育运动技能的有关原理;了解休闲体育的特点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需求以及休闲体育的社会责任;初步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撰写休闲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综合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具备较强的休闲体育专项理论与专项运动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和解决体育旅游管理、体育舞蹈、户外运动、休闲体育项目的策划与管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上述领域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组织协调等创业前期所需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   素质要求

具备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诚实肯干、严谨细致。

有较好的国内外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质量保障。

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只有较强的创业意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公益精神、社会服务的方法技能,能够从事与休闲体育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

为什么选择休闲体育专业

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懂体育,会管理”也就是“既具有较强休闲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指导、培训与训练,又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休闲体育俱乐部和场馆的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我院体育舞蹈、康乐体育两大课程体系模块的设置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和经营管理能力训练来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以职业形态设计专业技能专选课程,通过专业技能课程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体育人才培养。


  • 开学时间 2022年9月
  • 院系 体育学院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北校区
  • 学位证书 教育学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事体系、各类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参照《普通高等等校本科专业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日录和专业介绍,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理程,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共49学分,按照课程性质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纳入通识平台课程管理。

通识必修课。31学分;通识选修课。18学分。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拓展学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育部、团中央提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政治锻炼,素质养成,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等方面的协同育人作用。

2、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

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体现“强基础”,构建“大平台”,利于践行完全学分制理念。学科及专业平台必修课,27学分。学科及专业平台选修课,10学分。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课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较为完美对接,体现了“专业+专长”的课程设置目标,同时通过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修读辅修专业,满足横向拓展的需要。

专业必修课。24学分。

专业选修课。以康乐体育模块和体育舞蹈模块两个模块形式开出,每个模块为16学分。旨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纵向提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指向选择本专业的模块课,同时。

4、集中实线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两大类

校内集中实践,11学分。理程设置旨在强化综合实践与应用,确保实践环节与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及职业标准对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其中对应专业选修课的校内集中实践为选修,其他为必修。

企业实践,22学分,企业实践包括企业教学和企业实践两大类,企业实践教学是探索和实施“3+1”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累计1年时间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就业创业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条件

体育学院拥有2万多平方体育场馆,其中室内馆分别有:综合篮球、排球馆、体适能馆、龙狮馆、武术馆、击剑馆、游泳馆、乒乓球馆、健身馆、网球馆、羽毛球馆、壁球馆、瑜伽馆、啦啦操馆、跆拳道馆、体育舞蹈馆、柔道馆;室外场地有:标准足球场一个、田径场一个、网球场8个、篮球场17个、羽毛球场9个、排球场2个、五人足球场5个、攀岩场一个、抱石场一个、匹克球场3个。实验室分别有:保健实验室、人体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学实验室、桥牌实验室、运动心理实验室。实习基地分别有:德迅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凯越体育有限公司、广州辰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飞梦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广州市飞翔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黄埔区红舞池青少年体育舞蹈俱乐部、广州市杨羽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星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领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社会服务性企业(如健身俱乐部、旅游公司、酒店体育休闲娱乐中心或休闲度假会所、体育培训中心、户外运动训练机构等),政府或社会组织(体育公园、体育场馆、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工作等)从事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我院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由原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院长梁利民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广东白云学院易志成副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师资和教练队伍实力雄厚,学历结构合理,其中教授7人, 副教授4人,讲师12名,助教2名;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15人;教练员队伍中拥有国际级裁判4名,国家级裁判12名,国家健将级水平运动员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6名。


专任教师

梁利民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体育学院院长;1978.06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会员,世界休闲学会中国运动休闲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休闲体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结题评审专家,曾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2008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成果鉴定认真负责专家奖。我国休闲体育学本科专业设立创报执行秘书,《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和审定组成员。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的创定者。 主要授课课程:休闲体育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休闲体育概论等
易志成 中共党员、副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休闲体育专业带头人,岭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硕士毕业,蒙古国研究生大学在读博士;国家网球(ITF)一级教练员、裁判员;国家气排球一级裁判员、国家排球二级裁判员、国家攀岩二级裁判员、国家攀岩社会指导员、国家初级飞镖教练员、国家游泳救生员;2004年8月至今任职广东白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休闲体育、体育教育;公开发表系列研究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2篇),主持省级项目4项,参与省级项目5项,主持及参与校级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训练项目多项,获得省级以上奖50多项,其中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项,国家及比赛第一名3项,省级锦标赛冠军多项;2019年获评“白云教育30周年优秀奋斗者”。2021年度获评“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连续多年获评广东白云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指导教师”等。 社团兼职:黄埔区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会长、黄埔区体育舞蹈协会秘书长、黄埔区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 主要授课课程:《网球》、《游泳》等。
辛利 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幼儿体育研究分会委员; 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运动与儿童成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研究方向: 体育课程理论与方法 中小学体育理论与实践 幼儿动作发展与动作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 主编《体育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幼儿身体运动教育手册》、《南粤校园足球》等书籍;参编本科全国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等;在国家体育核心期刊发表“动作教育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等论文50余篇;主持与参与“中国体育产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省(部)、厅(局)级课题30余项;曾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数十次。 主讲课程:《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企业导师

黎汉伟  广州市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黎汉伟,男,1966年11月生,广东三水人,汉族。1990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2002年,广州市羽毛球队教练,羽毛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教练;2002年至今,广州市白云区德讯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教练;2006年至今,广州市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实践基地负责人、校外兼职教师;2019年至今,广州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2019年至今 广州市白云区体育联合会副会长;2019年至今 广州市白云区羽毛球协会会长;2021年10月至今白云区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跆拳道》等。 主讲课程:《羽毛球》、《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王 丹 广州市黄埔区红舞池青少年体育舞蹈俱乐部总经理 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考取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国家二级教师、国家二级裁判员,2002年考取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国家一级教师、国家一级裁判员,每年定期参加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的裁判员和教室的年审及考核 开授课程:拉丁舞、摩登舞、形体芭蕾。 荣誉奖励:广州市街舞运动协会 理事 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 理事 广州市黄埔区体育舞蹈协会 秘书长 广州市增城区体育舞蹈协会 会长 社会服务:2016-2019承办体育舞蹈世界冠军导师公益课 2020-2022年承办体育舞蹈国家冠军导师公益课 2019-2021年承办黄埔区体育舞蹈线上比赛 2021年承办社会指导员(体育舞蹈)三级考核 主讲课程:《体育舞蹈》、《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吴洁安 广州市飞翔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飞翔体育是一家以乒乓球、篮球为核心服务,从事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播体育内容的专业体育公司.旗下有飞翔乒乓连锁、飞翔篮球俱乐部两大品牌,20余家综合培训基地,现有学员5000多名. 2018-2022年飞翔体育加入校内课后服务行列,合作学校遍布番禺、南沙、佛山等地区,合作学校超30所,服务人次超2万人. 荣获番禺区体育赛事举办指定单位、番禺区先进体育机构、校内优秀服务机构等称号 主讲课程:《乒乓球》、《领导能力》
Baidu
sogou